咋样的生活才意味着快乐

谢邀有目标并为之奋斗的生活
|【咋样的生活才意味着快乐】快不快乐在于你的内心,不在于生活,如果你不快乐一定是你的心出了问题。
■有的人会认为锦衣玉食是很快乐,也有人会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。
你没有必要去无私奉献,但是你需要遵守本心。
想到了东坡先生,先生一生仕途不顺,但是在人生的最后却是写下了一首《自题金山画像》
“心似已灰之木,身如不系之舟。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”--苏轼《自题金山画像》先生在朝廷大赦之后北归,归途之中路过金山寺看到了自己之前的画像,心中有感而发,写下这首绝笔之作。看开头的那一句“心似已灰之木”读上去似乎与之前的作品风格大相径庭
三月七日,沙湖道中遇雨。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,已而遂晴,故作此词。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--苏轼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这首词创作的时间是在先生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,此时先生写下的是“何妨吟啸且徐行”“也无风雨也无晴”这些。虽然被贬黄州,但是“余独不觉”,苏东坡依然是那个苏东坡,一直没变
除此之外,先生还有一首
净洗铛,少著水,柴头罨烟焰不起。待他自熟莫催他,火候足时他自美。黄州好猪肉,价贱如泥土。贵者不肯吃,贫者不解煮,早晨起来打两碗,饱得自家君莫管。--苏轼《猪肉颂》虽然已经被贬黄州,但是却仍然心系于美食,被贬到哪里,我就吃到哪里。
第二次被贬惠州,先生又爱上了吃荔枝
罗浮山下四时春,卢橘杨梅次第新。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简单的翻译一下这首诗:哎呀惠州真好!橘子好吃杨梅好吃荔枝也好吃!!!我永远喜欢在这里吃荔枝.JPG
人活着就是为了荔枝--苏轼
苏轼:“我没说过!!!!!!!”
第三次,也是三贬中的最后一次,儋州
放逐海南,先生此时已经花甲之年,当时的海南一点都不像如今的海南这般是一个度假胜地,宋朝的海南,目光所至一片荒凉。放逐海南是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。前脚还在杭州与好友把酒言欢,但却再次因为政治问题被贬谪。
也正是因为这一次,先生和儋州结下了不解之缘,在后世每当人们提及先生时,第一反应不是先生的故乡四川,而是海南,是儋州。
我本海南民,寄生西蜀州。忽然跨海去,譬如事远游。平生生死梦,三者无劣优。知君不再见,欲去且少留。--《别海南黎民表》苏轼虽然被贬,但还是要为民做事。在宋代一百多年里,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。但苏轼北归不久,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。
为此苏轼题诗:
沧海何尝断地脉,朱涯从此破天荒。弟弟苏辙回道
锦衣不日人争看,始信东坡眼力长。在这里先生爱上了吃生蚝,但这个并未被真正考证,晚明官员陆树声在其小品《清署笔谈》中写到:“东坡在海南,食蚝而美,贻书叔党曰:‘无令中朝士大夫知,恐争谋南徒,以分此味。使士大夫而乐南徒,则忌公者不令公此行矣。’或谓东坡此言,以贤君子望人。”
再到后来天下大赦,先生在常州仙逝,留下的是一句“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”。先生这一生也想仕途顺利,但是却多次被贬。虽然被贬,到临终时一句“黄州惠州儋州”,也许先生真正告别了那些凡尘俗世中的桎梏,抱月长终。
有人曾经说过,先生是一个“无可救药的乐天派”,这话一点没错。
千方百计地去寻求快乐,但是却不知道什么是快乐
黄妈在经典咏流传上演唱《定风波》时说,她用了整二十年去读懂这首词,我们所追求的,不也是那一份“也无风雨也无晴”吗
当你真正拥有了你想要的,你也获得了真正的快乐。



■有随时说“不”的能力

    推荐阅读